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

故城回憶

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,人民生活困苦,部份人為了改善生活.被迫離鄉別井,漂洋過海到世界各地打工,先父也不例外,從家鄉到香港再乘遠洋船到非洲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謀生。

他替別人打工多年,儲了一筆錢,走到馬島東海岸的塔馬塔夫Tamatave(法文),馬文稱作Toamasina),經營雜貨店,養活一家四口、馬島以前是法國的屬地,後期獨立,獨立後仍有很多法國的產品進口該島。這島大部份都是黑人,華僑的人數不多,由於早期的馬島和台灣有邦交,城裏有一間由國民黨駐馬島的支部創辦的華僑學校,哥哥就在此校讀書,所以他略懂法文,到現在他也學習法文呢。

父母由於忙於店舖生意關係,接送哥哥上學和放學的任務就交由一名相熟的三輪車伕負責,因城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三輪車,我們出外都會乘它的,那時候的我仍是小女孩一名,仍未入學,每天都待在店後的小屋由傭人照顧,由於父母工作忙的關係,很少外出。記憶中曾去過海灘玩水,也曾乘火車去首都塔那那利佛探父親的朋友,這程火車要坐差不多大半天才到,首都比塔城繁華得多,車水馬龍。最遠的一次是去毛里求斯見爸爸的朋友。

這小城雖然設施簡陋,不過環境尚算寧靜,由於近海關係,經常可以吃到海鮮,例如大鯽魚、石斑、蝦和蟹,價錢比港澳便宜得多,馬國盛產牛,所以我們經常買牛肉吃,牛油和芝士也常買來夾麵包吃。

由於政治動盪加上治安差的關係,父親便計劃遷居去別的地方,那時有三個選擇,可去法國、台灣或澳門定居,父母的親友都在香港和大陸關係,所以最後決定移居澳門,那時乘坐遠洋輪,大約二十多天便到達香港,輾轉來到澳門,抵澳那天剛好是中秋節,所以每年的中秋,總會帶給我很多的回憶,今年的迎月夜到司打口休憩區影中秋燈飾,見到很多遊客,相信是大陸團客,拿著行李,到附近某酒店入住,那酒店也是我們剛到澳門時下榻的酒店,名字沒改變,不過內裏的格局改變了。

今天拿出相簿,重看以前在馬島所拍的照片,雖然拍照次數不多,但非常珍貴,父親有一位朋友是經營照相館的,所以大部份的相片都是在館內拍的。

下面的片段可重溫這故城的風貎,街道和周邊環境仍沒有多大的變化呢,希望有天能重返故城尋根就好了。










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哦,原來凱怡姐是馬達加斯加歸僑,原來令尊翁五十年代才出洋謀生。老牛的祖父是上世紀二十年代便到古巴謀生,父親一九四九年到香港。最近,香港學者雷競璇有本新書,描述其父親五十年代到古巴謀生及那一代人的故事,甚有親切感。上一代人為了生活、為了下一代,真的是熬了許多苦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對呀,上一代到海外謀生是為了改善家鄉親人的生活,父親在生時經常都會訴說他初到馬島工作的狀況,陌生的環境,一切從新開始,又要學當地的語言,朋友又不太多,真的是捱盡苦頭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