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在家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是一家的頂樑支柱,他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堅強,勤勞,節儉的人。
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,中國大部份人的生活都很困苦,他和其他鄉親一樣,隻身出外國謀生,當時廣東順德很多男士都前往非洲的馬達加斯加(Madagascar)尋找新生活,他也不例外,坐了二十多天的輪船,抵達這個陌生的國度,投靠一位親友,在他那裏打工,經過幾年的努力,省吃儉用,儲了一筆錢,在馬達加斯加東岸的塔馬塔夫(Tamatave)開了一間雜貨店,開始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,在當時環境來說,很多華僑都是經營雜貨店的,顧客為當地的黑人和本土人,他和其他華人的心願都一樣,有了事業基礎,就想到成家立室,很多華人都不願意和當地人通婚,主要原因是彼此生活習慣不同,語言不通,所以他們都回順德物色對象,父親也不例外,當時中國有很多女士都當了過埠新娘。
自從哥哥和我出世以後,父親感到身為中國人,應該要認識中華文化,接受中文教育,雖然那裏有一所華僑學校,但始終所學的中文有限,於是父親毅然結束了辛苦經營多年的雜貨店(由於六十年代中期台灣和馬達加斯加仍是邦交國,且此島曾是法國的屬地,我們是可以選擇到台灣,法國或澳門生活),後來父親就選擇到澳門定居,因為父母親的親友都居於香港和中國,見面比較容易。
到澳門後,開展了新生活,父親退休了,他負責了家中主廚的工作,他喜歡弄各式各樣的餸菜,特別是順德菜,到現在都令人回味的,他最拿手的餸菜是順德魚腐,大良野雞卷,釀鯪魚,在冬天會製作一些臘味(臘腸和臘肉)給我們品嚐,偶然也會自製叉燒,春節前夕會弄一些角仔,煎堆,蘿蔔糕和發糕來應節。
他喜歡看古裝的廣東大戲和武俠劇集,由於70年代時期可收看的電視台頻道很少,且只能看香港的電視,每到黃昏,他主要的消閒是看電視劇,他鼓勵我們要多看課外書,一來可以吸收知識,另一方面對作文也有幫助。
父親雖然是一位很嚴厲的人,但從不打駡我們,從小學開始已訓練我們要自己做功課和溫習,我們在功課上遇到難題時,才會找他幫忙,多數是數學上的問題,他也曾教我珠算,因為學校是沒有珠算學的,他有時也會寫中國書法來消磨時間,也鼓勵我多練書法,但我卻熱衷於寫英文書法(用鋼筆寫字),在求學階段,他從來不會給我壓力,在這裏感謝他給予我很大的自由度,從不會施壓要測驗考試拿一百分回來,只要盡力和合格便可。
在澳門,父親的朋友很少,只有幾位馬達加斯加的同鄉來往,除了買餸和行晨運之外,他佷少出外,也很少到朋友家串門子,由於我們的親友都在香港和大陸,所以父親每年都會回大陸和他的弟妹見面。
他常常會談及初到馬島時的生活,真的非常刻苦,一來人生路不熟,二來語言不通,很久才能適應下來,他常常鼓勵我們做人要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
父親雖然離開了我們十多年了,但他永遠都是我心中一顆熾熱的太陽,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,我會永遠懷念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